擠出一成“紙上”投資重新利用2099畝土地
萊蕪清退43個大項目盤活十億資產
10月10日,筆者參加萊蕪市第三季度大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,在鋼城區顏莊鎮的一個環保新材料項目現場,看到物流車輛往來如梭,車間內機聲隆隆,不由得吃了一驚:這里原先的工貿項目上哪兒去了?區領導介紹說,去年引進的工貿項目,因為公司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,工地很長時間處于停工狀態,顏莊鎮果斷通過新一輪招商引資,“騰籠換鳥”轉化為投資2億元的金彩陽生物科技項目。目前一條生產線已投入生產,項目達產后,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,利稅8000萬元。
萊蕪市目前在建大項目共446個,但受市場、資金、規劃等因素影響,個別項目進展緩慢甚至停建。三季度以來,萊蕪市通過對全市大項目進行集中規范,全市退出項目共43個,占全市在建大項目總數的9.6%。累計減少計劃總投資252.85億元,占全市在建大項目計劃總投資的10%。
參加這次觀摩會的許多同志深刻地感受到,過去豎起立柱就算項目的現象再也不會發生了。
在大項目建設中,萊蕪市重點加強了項目審查核實,努力把工作成效體現到真資金、真項目、真發展上。按照“推進一批、提升一批、轉化一批、退出一批”的思路,加強對大項目的分類指導。對市場前景好、帶動作用大的高新項目,全力以赴,集中推進,確保盡快投產達效;對基礎較好、潛力較大的傳統項目,主動引導,大力扶持,提升檔次水平;對進展緩慢甚至停建的項目,盤活現有資產,用原廠地置換新項目;對占而不建的項目以及高污染、高耗能的項目,堅決予以清退,為優質項目騰出發展空間。辛莊煤礦的PVC高分子材料項目,去年全市大項目觀摩會被兩次現場觀摩,但因市場前景不樂觀,投資方被勸撤資。
“市里堅定不移抓大項目的決心不變、力度不減,以更科學的規范和標準抓好項目,把提高質量和效益作為大項目建設的核心,優惠政策向旗艦型、財稅型的工業項目傾斜。”萊蕪市發改委主任馮兆華說。今年下半年,市發改委、市經信委、市招商局在搞好產業分析的基礎上,加強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的規劃指導,著力發展產業鏈條長、層次水平高、市場前景廣、創稅能力強的大項目、好項目。
一手抓“清退”,一手抓轉化。該市退出的這43個大項目,已有14個轉化為新項目,累計盤活資產11.54億元,轉化占地面積2099畝、土地指標549.6畝。其他29個項目將采取轉讓、續建、退耕等措施加以解決。(轉載于大眾日報2013-10-16第2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