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山東工人報》2009年8月19日一版 本報記者 曹振恒 通訊員王傳仁 劉家彬
走進莒南縣洙邊社區,頓時讓人耳目一新。村內“三縱五橫”八條主要街道干凈整潔,街道兩邊路燈樹立,房屋整齊,處處衛生清潔,沒有草堆、柴禾堆、垃圾堆的雜亂堆放,社區前的廣場河流環繞、花草繁盛,與遠處的農田樹林連接起來,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。
莒南縣洙邊社區的美麗景象,離不開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景清的努力和汗水。劉景清出任洙邊社區黨委書記之前,曾經當過工人、辦過企業,他當工人勤奮刻苦、善于鉆研,辦企業管理有方、樂善好施,深得當地群眾信任和尊敬。2004年2月,劉景清被洙邊村村委會黨員推選為洙邊村黨支部書記,同年,又被村民高票推選為村委會主任。
上任后,劉景清不負村民重托,帶領村委會一班人,以科學發展為前提,以造福村民為目的,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,使得洙邊村發生了巨大變化。在劉景清的領導和主持下,先后修整了村內“三縱五橫”八條主要街道,雙側配石渠5686米,壘垃圾池104個,安裝路燈68盞,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。他們對村內主要大街進行了水泥硬化,街道兩邊栽植了多種花草樹木,使得村莊成為花園式的村莊。同時,斥巨資修建了九天仙女大型游樂園,游樂園內高標準建起了籃球場、羽毛球場、門球場、排球場、旱冰場、兒童迷宮等,配備了各種體育健身器材,同時,在九天仙女墩上建起了上山石徑小路以及景觀涼亭,使廣大村民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場所。
在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,劉景清帶領洙邊社區以沼氣建設為突破點,消除了農村原有的臟亂差景象,努力打造了一個美麗生態新家園。該社區既發展了大型沼氣集中供戶工程,又有聯戶沼氣建設和戶用沼氣建設,全社區共有居民700多戶,目前使用沼氣的農戶達到了90%以上。為了給沼氣用戶提供周到的服務,村里還成立了村級沼氣服務組織,免除了用戶的后顧之憂。
——記莒南縣洙邊社區黨總支書記、振興沂蒙勞動獎章獲得者劉景清 (下)
摘自《山東工人報》2009年8月20日一版 本報記者 曹振恒 通訊員王傳仁 劉家彬
村無企不富。幾年來,莒南縣洙邊鎮洙邊社區在劉景清的帶領下,民營企業快速發展,村集體經濟不斷增長壯大,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。
劉景清本人擁有養豬場、加油站、磚廠等企業,連續多年被當地政府評為納稅先進個人。劉景清擔任書記以來,始終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,從來不亂花集體一分錢。自從黨中央號召新農村建設以來,劉景清高瞻遠矚,做出了切合洙邊社區實際的五年規劃,目前,社區兩委已經搬進了新的辦公樓。
劉景清還非常注重社區精神文明建設,積極搭建文化載體,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。洙邊社區成立了由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老村民組成的“三老”協會,常年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,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其中,“建設洙邊新家園”、“逛洙邊”等節目在全鎮春節文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。另外,投資6萬元率先在洙邊鎮建成農家書屋,使之成為農民致富的學習園地。在此基礎上,以遠程教育為平臺建起了網絡黨校及多媒體集中學習點,通過遠程教育等方式為群眾提供知識。
社會的文明進步還體現在“老有所養”上。自2004年開始,社區規定,每年在“中秋節”、“九九”老人節、春節等節假日,為全村60歲以上老人發放雞蛋、豬肉、壽糕等節日慰問品;為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定時發放10元養老金,自2006年起,養老金標準又提高到了每人每月20元。為確保全村所有老人能夠安享晚年,村委還與全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簽訂贍養合同;針對五保老人,村里實行包吃、包住、包穿的“三包”政策。
幾年來,在劉景清的帶領下,洙邊社區被授予“臨沂市小康示范村”、“市級文明單位”、“臨沂市新農村建設百強示范村”、省級“平安山東先進基層單位”等榮譽稱號。劉景清個人也當選為臨沂市人大代表,獲得“振興沂蒙勞動獎章”等榮譽稱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