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一聲嘆息的“艱辛”二字道盡了當年的創業難。
誠然。
在年輕有為的時候放棄平步青云的機關工作,轉而選擇一條前途未知的創業之路,這需要的是王者的霸氣及勇者的堅持。
曾昭秦就是這樣的人:外表有儒家文雅之風范,內心有稱霸稱雄之氣概。
1999年,山東天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創建。2003年,為更好地經營企業,曾昭秦到復旦大學讀EMBA。他迅速適應了從公務員到創業者的身份轉變,企業發展的壓力迫使他不斷前行,“從那之后,再也沒有懷念過做公務員的時光”,說這話時的曾昭秦已經是飽經歷練、心態平和。
低調做人,高調做事
作為一個剛剛39歲的上市公司董事長,曾昭秦是一個謙和、優雅、謹慎的男人,甚至在采訪時抽煙都要事先征得記者同意。
從當初五六個志同道合的哥們創業,到目前員工兩千多人,現在的曾昭秦已經有足夠傲人的資本,但是外界普遍傳言他為人不事張揚,非常低調。
在與記者交談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,他一直強調,“自己企業的位置、規模和貢獻還遠遠達不到預期的目標,沒什么可多說的,要做好企業,首先要學會做人、做事。”
“低調做人,高調做事”,這是曾昭秦歷來的主張。
他旗下的天業集團擁有山東天業礦業有限公司、山東天業國際能源有限公司、山東天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、山東天業國際會展酒店有限公司、濟南市市中塑料三廠、濟南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、山東海天礦業有限公司等全資及控股企業,參股將軍控股有限公司、山東魯新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、棗莊商業銀行等企業。分屬地產、礦業、能源、金融、餐飲、物業管理、會展等七大行業。
記者注意到,其產業布局下的能源、礦業等公司都是新成立的,曾昭秦告訴記者,按照證監會的要求,大股東要避免和上市公司做同業競爭,地產主業已經拿到上市公司來運作了,所以集團公司要退出地產業的運作,轉而投向能源礦業。
“未來的競爭將會是能源資源戰,中國是一個能源資源匱乏國,而中國未來對能源與資源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,政府現在也出臺了相關政策,鼓勵民營企業進入這個領域,深入探測資源。所以,考慮到整個集團的產業布局,選擇了能源和礦業。”關于產業布局及未來的集團走勢,曾昭秦都成竹在胸。
通過2年的前期努力,從2008年開始,將有4個礦開始開采。
曾昭秦興致勃勃地與記者探討著鉆石礦、金礦、金屬礦、非金屬礦的種種細節,他似乎對旗下的每一塊產業都了然于心,作為一個多元化產業集團的掌門人,這一點是難得的。
他對記者透露,天業集團已經在澳洲買了一個上市公司,可能在2008年,他們將是第一個在澳洲借殼上市的濟南企業,預計上半年,將在悉尼復牌。
曾昭秦告訴記者,澳洲是一個礦資源非常發達的國家,包括鐵礦、銅礦、石油等,他還有下一步的雄心,那就是把國外的礦資源都開采為中國所用。
在曾昭秦的整個產業布局里,最值得稱道的一點是金融和實業雙輪驅動。這是一種健康良性的運作模式。入股棗莊市商業銀行,是曾昭秦有意而為之。
作為企業的領導者,他清楚地知道產業做大離不開金融平臺和金融工具。他也不會放過任何在金融領域投資的好機會。曾昭秦是一個有思想的夢想家,一個低調、謹言慎行的人,卻做著高調、牽動資本脈搏的大事。無論是對行業的選擇還是對擴張速度的把握,他的路數,步步為營。
與濟百的特殊感情
天業地產借殼上市,這一事件被媒體收集到了“影響2007濟南樓市十大新聞事件”里。天業地產是濟南第一個上市的房地產企業,天業的舉措預示了濟南房地產市場資本競爭時代的到來,讓很多開發商思索融資新渠道的問題。
這一事件的幕后操盤手就是曾昭秦。
天業是借“ST濟百”的殼上市的,正是曾昭秦的出手,重組了濟百,使濟百避免了退市的風險。在此之前,其他投資者出手都未能改變濟百沒落的命運。
而事實上,曾昭秦和濟百的關系遠不止于此。
2003年12月,濟南百貨將其持有的山東永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0%的股權,以3968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山東天業房地產公司。而2003年8月,濟南百貨從山東永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、山東永大工貿有限公司受讓山東永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0%的股權時,付出的轉讓總價款僅為873萬元。
就這一次買賣,濟南百貨獲得利潤3000多萬元,從而使公司2003年度實現盈利,得以撤銷“股票退市風險警示”。更重要的是,這次買賣為濟南百貨的保牌爭取了3年時間。也就是說,2003年以后的3年內,濟南百貨無退市之憂。
能在危機關頭拿出3000多萬支援濟百,可見曾昭秦和濟百的感情之深。面對這個問題,曾昭秦表示,重組濟百是一個濟南本土企業家的責任。
“濟百是濟南最早的‘商業五朵金花’之一,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,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,濟百曾經為繁榮濟南的商業做出過很大貢獻,現在濟百遇到了困難,我不能看到他倒下,我必須要重組濟百,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想法。”曾昭秦告訴記者。
無需復雜,正是某些簡單的想法和堅持的做法,在資本市場里猛掀波瀾。這是曾昭秦的精到之處。
“一日三省吾身”
作為曾子的后人,曾昭秦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,尤其是曾子和曾國藩對其影響至深。
他坦言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黨的教育以及多年的政府機關工作,塑造了他謹言慎行的處事風格。而曾子著作《孝經》中的“一日三省吾身”,更是他的座右銘。他不斷修正自己,每天激勵自己。
曾昭秦對記者笑談:“現在每天24小時,恨不能有25小時的工作時間,如果有一天沒工作,就會很自責。”
他欣賞并認同曾國藩的“修身治國平天下”,從小熟讀儒家經典著作對他人生觀的形成影響很大。采訪中,關于天業未來的藍圖以及重組濟百,曾昭秦的言辭都是和產業報國、企業家的責任以及社會貢獻有關,雖是很宏觀的表達,但讓人覺得真摯、樸實。
很多企業家以資產規模及財富多少來衡量是否成功的時候,曾昭秦堅持的責任與貢獻,讓他頗顯與眾不同。
打造天業大“舞臺”
下海創業,曾昭秦是從蓋著房子開始逐步打造其產業帝國的。
從濟南國際會展中心,到秀水如意,再到盛世花城,天業地產涉及到會展項目、住宅及商業地產,尤其是2007年推出的“盛世花城”寬景大三房、50公寓等都極受歡迎。
作為一個蓋房子的老板,曾昭秦對自己住房的要求極為簡單:夠住就行。因為他也是從住小房子過來的,剛參加工作時,單位分了非常小的一個房子,那時住房條件的艱苦讓現在的曾昭秦記憶猶新。他深知很多和他同齡的人到現在也住不起房子,所以,盡管有住豪宅的想法,但現實的曾昭秦卻始終心憂天下、如履薄冰、兢兢業業。
正是這樣的處事原則和個人魅力,作為天業集團的靈魂人物,39歲的曾昭秦吸引了很多年輕、活力、高素質的專業人士來到天業,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的高管團隊。在天業,曾昭秦為每個人提供了夢想的舞臺,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如曾昭秦所言,現在正是天業轉型的關鍵時期,他必須謹慎前行。或許,當一年后的天業在海外上市,于無聲處悄然攪動資本涌流的曾昭秦將難再低調。